海员网欢迎您的到来
注册 | 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
琼州海峡客滚船试行轮班制

  8月1日上午8时整,一声震耳的船笛划破蔚蓝的晨空,停泊在广东海安新港码头的“双泰19号”客滚船,满载着40多台过海车辆和近200名旅客拔锚起航,向对岸的海口港驶发。这标志着琼州海峡两岸航运企业期盼已久的新的运营模式——客滚船轮班制正式试行,打破了以往“经济对等”和“运力对等”的运营模式。

  轮班运营 定时发班

  日前,广东、海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公布了《琼州海峡客滚船舶轮班运行的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8月1日起琼州海峡现有客滚船舶将全部试运行“轮班运营、定时发班”的模式,9月1日正式运行。

  《方案》规定,船舶发班模式将根据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的实际繁忙情况,客滚船舶发班分为白天定时发班和夜间滚动发班。在每年6-12月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淡季期间,两岸港口的定时发班时间间隔为90分钟发一班;在每年1-5月旺季期间,每间隔60分钟发一班。滚动发班时段的客滚船装满即走,但装载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。需要紧急输运时,将启动应急响应方案,以尽快输运旅客、车辆为宗旨,实行滚动发班。

  1日8时至停航前的20时,琼粤两地共发送船舶28个航班,分别运送车辆和旅客1743台次、12886人次。

  新模式将恢复市场秩序

  据介绍,琼州海峡海口到广东海安航线的旅客和车辆运输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,随着经营该航线的港航企业逐年增多,由此导致的分配不公日渐显现。

  由于僧多粥少,加之老旧船舶较多,为了各自利益,他们之间相互杀价争抢车源和客源,使海峡运输秩序极为混乱。

  为了保护本地市场,避免过度竞争,自1990年开始,琼粤两省采取“对等”派船的办法参加运输,这种“运力对等”逐渐演变为“经济对等”,严重制约了琼州海峡运输生产力的发展。实行“经济对等”,一艘造价低廉、设备落后的旧船每年利润可观,而造价高的豪华客轮和客滚船,每年大概亏损几十万元。

  早在2002年,原交通部发文广东、海南两省交通厅,旨在取消“运力对等”和“经济对等”的管理模式。自2002年11月1日起,两省不再对运输量、运输收入进行平衡,客滚船按照船舶到港先后顺序轮班运营。

  但是不到两年,“经济对等”这个老的运输模式又死灰复燃,并由此引发一次次因港口配载不公而引起的船舶车、客争夺战。去年3月12日的一次争夺战中,琼粤两地船舶相互打空190多个航班,直接造成双方经济损失150多万元。

  为此,在去年3月23日和4月4日,本报头版分别以“秀英港配载不公谁来管?”、“琼州海峡客滚船车客争夺战”为题,对此现象进行了报道。

  文章发表后,立即引起交通运输部和琼粤两省的关注与重视。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、部安全总监宋家慧等领导多次亲临琼州海峡两地考察指导。两省交通运输厅领导也多次就客滚船运输问题召开座谈会。

  为了有效扼制和改变琼州海峡运输市场这种老的运输模式,交通运输部安全委员会先后下发“关于维护琼州海峡客滚秩序的紧急通知”和“关于加强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市场管理的意见(交水发{2013}351号),广东、海南两省交通运输厅于今年7月19日,制定了《琼州海峡客滚船舶轮班运行实施方案》,彻底解决琼州海峡运输市场不规范的行为。

  

  

13770079855(海员招聘网)
微信公众号

海员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