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交通运输部组织的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沿海港口行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了环渤海地区——
?港口生产持续稳定增长。山东省拥有青岛、日照、烟台3个全国主要港口,以及威海、潍坊、东营、滨州等4个地区性重要港口。截至2016年底,共有生产性泊位566个,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85个。2016年,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完成14.3亿吨,总量全国排名第二,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,是全国唯一拥有3个超3亿吨沿海大港的省份。
?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山东省青岛港董家口港区、日照港岚山港区、烟台港西港区、黄河三角洲港口主要港区等沿海新港区迅速发展,累计完成投资515亿元,实现新增泊位83个,新增港口通过能力2.1亿吨等等。
?港口总体发展格局已经形成。山东省沿海港口已经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,烟台港、日照港为两翼,其他港口为补充的总体发展格局。 青岛港是国家外贸、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,是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,201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.15亿吨。老港区今后将以发展邮轮母港为主,前湾港区的青岛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,是当今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、装卸效率最快的集装箱码头。
烟台港是渤海海峡客货滚装运输中心、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集装箱支线港,201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.54亿吨。
日照港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口岸、煤炭装船港和沿海集装箱运输支线港,201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.83亿吨,其中铁矿石年进口量1.2亿吨左右,居国内第一。
威海港是我国对韩、对日贸易的重要口岸,拥有威海至日本横滨、九州和韩国仁川、平泽等多条中日、中韩客货和集装箱运输航线,2016年完成吞吐量7553万吨。
黄河三角洲港口目前则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。
“十三五”期,山东沿海港口将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,实现沿海港口由大到强的转变,继续保持国内总体领先。
?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港航供给能力。预计全省沿海港口投资需求约490亿元,新增通过能力2.3亿吨。
?加快智慧港口建设,培育港口转型发展新动能。以“互联网+”为引擎,引入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北斗导航等新一代先进技术。
?积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,突出高端航运服务特色。进一步强化青岛、日照、烟台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,积极吸引航运要素集聚。
?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,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。加强规划协调,将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、港口总体规划和相关交通专项规划。
?完善邮轮服务功能,带动邮轮经济发展。壮大邮轮经济规模,延伸邮轮产业链条,带动邮轮港口城市及腹地商贸、休闲、旅游等服务业发展。
到2030年,山东将建成江北最大的进口原油储运基地和分拨中心、全国最大的矿石接卸基地、全国最大的国际省际水路旅客集散地、以青岛港为中心的东北亚集装箱主枢纽,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,航运服务功能健全,航运市场环境优良,现代物流服务高效,具有国际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山东国际航运中心。 (来源: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) 登记号: 2019SR1274806
软件全称: 海员网海洋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系统。
(苏)人服证字[2025]第0903000513号
本站非实际运营网站,所载全部信息内容均仅作为软件系统功能测试之用,切勿当真!若有侵权,请即时联系:13770079855 |
海上丝绸之路·港口行 | 山东港口那些事儿